《棒!少年》讲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困境少年,被选进北京市郊一个爱心棒球基地,组成了一支特殊的棒球队,跟着70岁传奇教练“师爷”从零开始学习打棒球的故事。作品曾获第14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长片奖;第18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国际纪录片评优单元 优秀纪录长片(提名),“金红棉”国际纪录片评优单元 “中国故事”优秀纪录长片(提名),“金红棉”国际纪录片评优单元评审团特别推荐纪录片等奖项。也在第7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获得评分最高的纪录片提名。
纪录片中的孩子们各有各的困难和不幸,相较于剧情片,他们的故事更加生动吸引人,因为他们被记录的是难得的真实,给予观众的也是宝贵的真实感和真切的代入感,这些孩子、这个基地,这群天使一样的人,和我们一同生活在这个时代,甚至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到只有几百公里的距离,可他们的故事和生活却是我们不曾料到过的,这种熟悉里找陌生感是评价一部片子的重要因素。片中没有过多的蒙太奇,而是把记录生活的镜头按节奏穿插组接,一个个生动的形象就刻进了观众的心里。我观看这部纪录片的时候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背景让导演选择了这个题材,又是怎样的经历让导演形成了这种影片呈现出来的真实而又细腻的风格。
导演的风格也就是艺术家的个体风格,是指导演在影片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每一位成熟的导演都会表现出鲜明的风格特征,每个导演风格特征都由不同的因素作用而成,比如所接受的艺术教育、文化素养不同,或者时代环境的差异等,本片导演许慧晶在片中所呈现的风格就和他的个人经历有关。15岁之前,他都生活在山西临汾的一个乡村里,后来他成为一位纪录片导演,持续地拍摄乡村,作品关注的都是底层人物的命运,除此部讲述贫困孩子在棒球队成长的作品《棒!少年》之外,还有获得2013年第7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长片提名的《妈妈的村庄》。
问起关注底层人物的原因,他回答道:因为那是他的来处,人得先弄清楚来处为何物,弄清楚自己,才能关照到更大的世界。许导的这个创作出发点是让我深受启发的,处在学生阶段的我,创作作品的初衷还只是为了完成作业,无论是从选题还是从成片来说都是十分局限和稚嫩的,大多选材于校园内部以及身边的生活内容,对于纪录片的理解也十分肤浅,认为单纯的记录就能被叫做纪录片,没有触及到更深刻的内涵。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